close

<前言>

關於上一篇<淺談債券殖利率鈍化與升息之影響>,主要是透過「金融商品與景氣循環」之間的消長,去探討在美國升息的趨勢下,全球資本移動的狀況,以判定股市資金的水量狀況,該篇文章是在2017年10月份發布的,當時便提出結論「筆者認為唯有當FED升息至2%時,金融市場才會回歸正常化,也就是債券殖利率與股市走勢將再次回到正相關的關係,換言之,在還沒有發生反轉跡象之前,都可以視為當前市場資金還是呈現充裕的狀態。」,目前看來美國的公債殖利率正在逐漸正常化,股市的資金動能,貌似也還沒有停止的跡象,但還是那句話「便宜的股票真的變少了!」。

 

(1)利用消費者循環概念,檢視三大經濟體狀況(美國/中國/日本)

消費者循環圖.jpg

(圖1:消費循環圖)

本次筆者預計利用基本面分析的觀點,去驗證股市目前的多頭走勢,究竟是空中閣樓,還是建立在優異的就業數據底下,另外,消費循環圖是針對美國所設計的經濟循環示意圖,其他國家不一定會有相同的數據,故筆者將依據主觀的認定,自行去節錄可以盡量貼近此循環圖的總體經濟數據。

「供給創造需求,需求拉動供給」

筆者在瀏覽總體經濟數據時,永遠都會先關注「消費」狀況,才會確立「生產」狀況,因為東西賣不掉(存貨)比什麼都還可怕;在消費循環圖的部分,則是以「所得」的觀點出發,先確立目前的消費力道,再去驗證「消費數據」,以辨識銷售量的前景,若消費力道維持強勁,那麼就會反應在銷售數據上,至於生產端則會自然而然的提升相關產能。

美國-1.png

 (2:美國就業狀況)

美國-2.png

(圖3:美國所得狀況)

根據圖2可以發現,美國目前的就業依然穩定,初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持續降低,代表失業率當前處於低檔,且製造業的平均工時(加班工時)皆維持高點,代表目前美國整體的經濟依然是處於擴張的狀態;接著,看到圖3可以發現除了消費者信心創新高外,存貨銷售比自2016年後,便逐漸往下,代表產能已獲得控制,並且消費力道目前是大於存貨累積速率的,但是,由於失業率不斷地處於低檔,企業在薪資面則會面臨壓力,故可以發現美國的「個人收入年增率」有逐漸下滑的跡象,但整體而言,卻依然維持在一定的正值。

 

<小結>

美國目前的經濟擴張,是建立在紮實的就業數據上,除了給予升息循環更明確的理由外,亦可以得知,就目前來說,各大企業在存貨與銷售的控制上,依然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;筆者會認為,當升息至2%利率正常化後,緊接著須注意通膨率/利率/所得成長率的關係,以確定薪資成長率究竟有無大於通貨膨脹率,若出現反轉跡象,則會有如2015年通貨緊縮的狀況發生。

大陸-1.png

 (4:中國就業狀況)

大陸-2.png

 (圖5:中國消費狀況)

中國近年來一直都是依賴強悍的製造業出口,以創造亮眼的GDP表現,然而從圖4可以發現,中國目前的就業市場依然強勁,但產業面卻面臨明顯的轉型挑戰,工業增長年增率逐年下降,此數據與連年下降的GDP數值有顯著的關係,並且從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亦可以發現,雖然說失業率維持低檔,但製造業的人口逐年下降,代表其就業人口便往服務業的區塊挺進,換言之,目前中國產業轉型是否成功,會是一大未知數,至於之前由供給轉為內需的經濟策略,則在外匯存底大幅流失的情況下,得知當前尚有一段距離要走;從圖5可以發現,消費信心指數如美國數據般,依然持續創新高,但從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率,則可以發現消費力道則有逐漸減弱的趨勢,至於中國的商品出口額則在人民幣貶值的策略下,獲得顯著的提升。

 

<小結>

中國除了就業成績亮眼外,整體依然維持經濟成長的趨勢,但是從就業面來看,則面臨產業轉型的挑戰;若單從零售年增率的狀況來看,至少可以發現其消費力道確實是有在緩慢下滑的,但目前尚未造成顯著的影響。

日本-1.png

 (6:日本就業狀況)   

日本-2.png

 (圖7:日本消費狀況)

從圖6可以發現,日本的就業狀況依然強勁,且失業率處於低檔,並且在工業生產指數的部分持續揚升,可以發現其景氣是屬於擴張的狀態,在庫存的部分也是合理的累積;至於圖7消費者態度的部分,則與美國及中國雷同,依然維持樂觀,但是在消費支出年增率及銷售總額年增率,則可以發現有逐步下滑的跡象。

 

<小結>

整體經濟數據雖亮眼,但其體質則較美國差了一些,由消費支出年增率的圖表來看,日本將易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,尤其目前日本已實施負利率,依照此數據來看,若要回到升息的水準,則依然需要一段時間。

 

<結論>

從消費循環圖來解釋,目前完全具備升息本錢的國家只有「美國」,換言之,其餘國家將依然維持低利率政策,也就是這場資金派對,目前只有美國先把資金的水龍頭拴緊,其他國家礙於經濟數據的不穩定性,也不敢冒然加入緊縮的行列,故筆者會認為,升息至2%後,要觀望的則是其他國家的利率政策方針,否則,金融市場至多是往正常化邁進,偶爾經歷如2015年的大型回檔,尚談不上經濟崩盤亦或是金融危機。

 

(2)中國環保稅淺談

「環境保護稅法在設定稅額標準時,既體現了稅收法定原則,又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和選擇空間。」換言之,環境保護稅法對大氣和水污染物設定了稅額上限。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可參考排污費標准,在規定幅度內確定了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。

環境保護稅,基本上是一項地方稅,對地方人大、地方政府在確定稅額標準上進行了授權;從稅率的情況來看,各地方政府考慮了各自的環境承載能力、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,有利於發揮稅法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作用,促進產業轉型升級。

(表1:各省份2016年GDP排名與2018年限制當量額度)

省份

2016

GDP排名

大氣汙染物

(元/當量)

水汙染物

(元/當量)

廣東

1

1.8

2.8

江蘇

2

南京8.4/蘇州6/其他4.8

南京8.4/蘇州7/其他5.6

山東

3

6

3

浙江

4

1.8

1.8

河南

5

4.8

5.6

四川

6

3.9

2.8

湖北

7

2.4

2.8

河北

8

9.6/6/4.8

11.2/7/5.6

湖南

9

2.4

3

福建

10

1.2

1.5

上海

11

6

5

北京

12

12

14

安徽

13

1.2

1.4

遼寧

14

1.2

1.4

陝西

15

1.2

1.4

內蒙古

16

 

 

江西

17

1.2

1.4

廣西

18

1.8

2.8

天津

19

10

12

重慶

20

3.5

3

黑龍江

21

1.2

1.4

吉林

22

1.2

1.4

雲南

23

1.2>2.8

1.4>3.5

山西

24

1.8

2.1

貴州

25

2.4

2.8

新疆

26

1.2

1.4

甘肅

27

1.2

1.4

海南

28

2.4

2.8

寧夏

29

1.2

1.4

青海

30

1.2

1.4

西藏

31

 

 

 

限額徵收(大氣汙染物1.2元/當量;水汙染物1.4元/當量)

限額徵收(大氣汙染物12元/當量;水汙染物14元/當量)

環保-中國省分環保稅示意圖.jpg

(圖8:省份環保稅示意圖)

環保稅基本上是中國2018年的一個重大稅率政策,其象徵了中國進入環保元年的開始,由於筆者未來也不排斥去中國工作,故針對了此稅務政策做了一些整理,表1的部分是各省份2016年的GDP排名,以及2018年的汙染物當量額數值,至於圖8則是筆者將其數據,與中國省份地圖共同繪製的結果,當中可以看到藍字的部分為限排額度較高區域,多半集中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東、江蘇及上海等區域,但是沿海地區的GDP重鎮則沒有明顯的限排標準。

 

<結論>

目前中國對於沿海地區依然是刺激經濟為主,主要限排則以首都北京附近區域作為主要對象,筆者會建議在看財務報表時,可以觀察一下

1)上市櫃公司於大陸的子公司是在哪個省份?

2)是否有針對環保的部分作應對?

否則當限排力度逐漸加大時,則會面臨停工或遷廠導致產能暫時減緩的危機。

 

(3)東南亞成長性淺談

2018-01-29 17.46.24.jpg

(圖9:2018經濟成長率預測)

筆者本次將針對緬甸、越南及菲律賓做點評,由於這三個國家尚在發展中,故在金融數據部分,較無明確的資料可參考,故筆者將以調閱前些年新聞,以及經濟部的投資建議報告,作為資料來源的依據。

緬甸-基礎建設-1.png

(圖10:緬甸基礎建設-1)

緬甸-基礎建設-2.png

(圖10:緬甸基礎建設-2)

緬甸-基礎建設-3.png

(圖11:緬甸基礎建設-3)

目前就新聞及相關狀況來看,緬甸在基礎建設部分是較為缺乏的,尤其是「電力」的部分,從圖10可以得知,緬甸需要有常態性的工業用電,貌似還需要一段時間,故當地適合的產業目前以勞力密集為主。

菲律賓-基礎建設-2.png

(圖12:菲律賓基礎建設-1)

菲律賓-基礎建設-1.png

(圖13:菲律賓基礎建設-2)

菲律賓的部分,則著重在「物流」的發展,也就是交通網路的開發,除了建設鐵路及公路外,從圖13的基礎建設投資額占GDP總值的比重預計在五年內從5.3%>7.4%,可以發現該國家欲發展交通網絡的決心。

越南基礎建設-1.png

(圖14:越南基礎建設-1)

越南基礎建設-2.png

(圖15:越南基礎建設-2)

越南部分則是目前台灣在東南亞投資為大宗的國家,由於一樣面臨電力不足的問題,故產業面依然以製造加工業為主。

 

<結論>

由此來看,目前發展成熟度依序是:越南>菲律賓>緬甸,且東協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發展浪潮,已成為既定事實,根據以上所整理的新聞及投資環境可以得知,再過3-5年後,各國家的基礎建設應會有顯著的改善,故投資人在閱讀財報時,可以多留意位於東協子公司的營運狀況,理論上,應該要隨著基礎建設的改善,而逐步改善獲利品質才是,並且觀察營收的來源分布,是否有從中國逐漸轉往東南亞的廠區。

 

<參考資料>

淺談債券殖利率鈍化與升息之影響(pdf):https://goo.gl/iE1LLS

駐緬甸文化辦事處經濟組-緬甸經貿概況:https://goo.gl/mnHNQj

東協-經濟部國際貿易局:https://goo.gl/q2UDkv

駐胡志明市辦事處-越南經貿暨投資環境:https://goo.gl/yq3GcU

 

arrow
arrow

    R-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