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<前言>

本篇文章算是小品的等級,基本上,就是我跟Frank非常好奇,我們自己推測出來的便宜貨指數,究竟跟大盤有沒有相關性,換句話說,除了可以用來評估市場上買入/賣出的時機點來看,是不是有機會從趨勢面發現到說,便宜貨指數是否有成為趨勢指標的可能性。

 

<做法>

我們往前回測的資料是從2014/4/1開始,那也是為了因應IFRS財報準則的修訂,因為修訂跟修訂的資料格式有蠻大的差異,以目前的資料庫容量及Frank的工作閒暇時間來看,會算是蠻大一個工程,所以,我們便以IFRS後的財報數據作為回測依據。

 

另外,大家都知道,我們中間有針對便宜貨指數的有效程度,加上了新的限制條件,所以,本篇文章也會針對舊版的限制條件及新版的限制條件,跟大家分享兩種條件下,便宜貨指數與加權指數(大盤)的相關性。

 

 

 

<便宜貨指數()___分子的公司數篩選較為寬鬆>

舊版的便宜貨指數其限制條件如下:

篩選指標包含:

➢ 近四季EPS大於0

➢ 本益比低於20

➢ 現金殖利率大於5%

➢ 董監持股比率大於10%

➢ 三年內連續發放股利

➢ 股利連續成長三年

依據篩選後之結果,將其「過濾出所有公司中增值潛力為正數的公司/過濾出的公司總數」的百分比,以辨識當前的大盤下,所對應的便宜貨狀況。原設定.png

(figure1)

如果是原始條件的話,大家可以明顯發現,便宜貨指數將長期落在便宜的位置,理由是,我們的指數是從定性指標篩選出公司中,根據增值潛力為正數的比例多寡,進行數值換算的;換句話說,假如定性指標篩選出約100間公司,並且當中有70家公司增值潛力為正,那麼便宜貨指數就會是70%,不過,這樣的條件有一個思考盲點,那就是我們如何確定「目前指數是真的便宜?」,因為也可能這70間公司雖然增值潛力都是正數,但其中60家只有+1%而已,那如果是這樣的結果,我們頂多只能證明目前市場還是有便宜貨,但不見得夠便宜!

也正是Frank提出了這樣的質疑,我們才會進一步的新增了限制條件,並且完成了新版的便宜貨指數。

 

<便宜貨指數()___分子的公司數篩選較為嚴謹>

新版的便宜貨指數其限制條件如下:

篩選指標包含:

➢ 近四季EPS大於0

➢ 本益比低於20

➢ 現金殖利率大於5%

➢ 董監持股比率大於10%

➢ 三年內連續發放股利

➢ 股利連續成長三年

依據篩選後之結果,將其「過濾出所有公司中增值潛力為15%以上的公司/過濾出的公司總數」的百分比,以辨識當前的大盤下,所對應的便宜貨狀況。

修正後.png

(figure2)

如果是新的便宜貨指數的話,可以明顯發現兩件事:

1.便宜貨指數大致上跟加權指數呈現負相關

2.便宜貨指數的波動比加權指數敏感且劇烈

 

關於第一點的結果,是我跟Frank想看到以及樂見的,也很高興其回測結果跟我們的預估一樣,那就是大盤越高時,理論上市場的便宜貨也越少,然而,當市場陷入恐慌時,便宜貨指數也會劇烈的攀升,並且向投資人傳達一個目前適合危機入市的信號!

不過,如果市場處於驚驚漲,且沒有任何值得恐慌的事情發生的話,那整體市場的確也有可能即便已處於偏高的狀態,卻還是持續上漲的狀況,像是2017一整年就是處於這樣的狀態,加權指數在這一年從8000點一路平穩上漲至10000點,當中沒有什麼恐慌的回檔,那想當然爾便宜貨指數也都維持在30%~40%之間。

關於第二點的結果,基本上,符合藍籌股(定性指標)的公司,通常都是中小型企業,所以在股價的波動上,也會比加權指數(指數成分股)的公司來的敏感及劇烈,故現實狀況中,很有可能加權指數才跌個3%~5%,但是便宜貨指數卻飆升到70%的狀況,根據回測的結果,這時候其實已經可以瞄準績優且超跌的公司大膽的抄底且買進,因為便宜貨指數按照回測結果來說,從沒到達過80%,所以如果是在70%的時候入市,基本上已經是取得整體股市安全邊際非常大的位置。

 

<結論>

1.在便宜貨指數60%的時候入市>>>十拿九穩

2.在便宜貨指數70%的時後入市>>>躺著買

3.只根據便宜貨指數行動的話,要抱持有可能錯過驚驚漲的準備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-one 的頭像
    R-one

    R-one & Frank 的投資二三事

    R-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